近日,法治網刊發《天津律師年度人均公益法律服務時長超74小時》的文章,詳細介紹天津市司法局相關工作情況。
“近年來,天津市司法局積極引導、支持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,截至目前,全市律師公益法律服務時長累計達109.6萬小時,專兼職律師年度人均公益法律服務時長達74.3小時,律師隊伍公益法律服務意識不斷增強。”
為充分發揮律師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,天津市司法局制定出臺《天津市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工作量指導標準(試行)》,對各類公益法律服務時長折算標準進行細化規定,推動律師公益法律服務規范化、長效化、制度化。
同時,將誠信公示、評先評優、年度考核作為鼓勵律師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的重要抓手,出臺《天津市律師行業信用分級評價管理辦法(試行)》,將公益法律服務時長作為加分項納入律師事務所信用等級量化標準;對公益法律服務中表現突出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,在評先評優、選派參加國內外交流培訓、律師協會換屆選舉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推薦等活動中予以優先考慮;將公益法律服務情況列為律師事務所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,對未達標所進行重點提示,并要求限期整改。
不僅如此,天津市司法局還逐步完善激勵機制,在市律師協會官網開設專欄,對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服務時長進行實時排名公示,營造崇尚榮譽、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。